更新日期:2010-10-04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其他運動,瑜珈對情緒和焦慮的助益可能更多。這是首度針對瑜珈姿勢、增加的咖馬氨基丁酸(GABA levels)和焦慮降低所進行的相關研究。這是在即將出刊的10月號大家健康雜誌的「憂鬱症新知」一文中:《整合及另類醫療雜誌》期刊所提到的新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為瑜珈和散步活動兩組,追蹤兩個隨機組別的健康受試者12週。其中一組每週進行3次瑜珈、每次1小時,另一組則進行散步的活動,每週同樣三次,每次一小時。每位受試者在研究進行中同時也接受心理狀態評估。相較於散步組,進行瑜伽活動者焦慮減低的情況較明顯,在情緒上也有很大的改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系主任林家興肯定瑜珈運動對於改善情緒與降低焦慮有幫助,並認為其中最值得肯定的,就是說明了非藥物治療方式也同樣有促進心理健康的效果。在研究中,散步運動和瑜珈的運動量差不多,但是瑜珈對腦部的效果與治療藥物更接近,對於比較抗拒服藥的民眾,我們不妨鼓勵其採行瑜珈運動,亦可達到同樣的效果,除了提升身體健康之外還可增加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強調,運動對心理健康的促進,許多研究都已證實,可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質化與針對各單項運動對情緒紓解功效的研究出現。無論如何,不同的人會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習慣、喜好或是伙伴的邀請,選擇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無論是瑜珈或是散步運動,基本上都是可行的。此研究也提供了另一個構想,時下很多民眾在做的八段錦、外丹功、元極舞..等,國內的研究者也可以進一步做比較。
董氏基金會在去年、今年分別針對成年人與青少年所做的調查顯示,成年人和青少年沒做運動的主因,均以「工作(課業)忙,沒時間」為最主要的理由,這或許是事實,但也是一個必須推翻的藉口。把運動當成生活的一部份,就像必然要吃飯與睡覺一樣,那運動自然成為生活要項,把運動列入自己生活作息中,是每個現代人都必要且該做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