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紓壓
 
學習中讓孩子適當活動有效紓解壓力
 

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坐著超過17分鐘,大腦的活動就開始減緩,下課「休息10分鐘」讓孩子們可以稍微活動休息,跳跳舞或是聽音樂,這都可讓人感覺不一樣。美國聯邦指引建議6~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從事1小時的體能活動。然而,他們每天花了很多時間待在學校,而學校在體能活動授權上的差異很大。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資料顯示:缺乏體能活動與肥胖有關,而肥胖問題影響了17%的美國兒童和青少年,且增加的速率是上一代的3倍。 

  體能活動帶來較低的缺席率和較高的學業成就表現。研究顯示:坐著超過17分鐘,大腦的活動就開始減緩。因此上數學課時,哪怕只是讓大腦休息1分鐘,讓孩子們用腳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都有幫助。資料也指出體能教育的重要性在課堂中因為考試而日益被低估,當孩子們變得躁動、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時。適時的活動可以減緩許多壓力。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系徐錦興教授指出,運動的好處無庸置疑,除了對身體的幫助外,對心理以及自我概念、自我認同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根據WHO的建議,青少年一周應至少達到210分鐘的基本活動量,因此除了基本的體育課時間之外,學校可多加思考如何將體能活動融入各科學習中,例如已經有部分學校開始進行的「騎讀計畫」,讓孩子走出校園,融入當地社區特色文化中;另一方面則是可透過情境佈置的方式,將單純的體能活動變得有趣,例如,將跑步的圈數換算成環島的里程數,結合班級來設定共同達成目標,都是可以有效提升兒童和青少年身體活動量的方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日前立法院已通過《國民體育法》的修正案,法案中除提到將九月九日定為「國民體育日」外,更明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並應安排學生在校期間,除體育課程時數外,每日參與體育活動之時間,每週應達一百五十分鐘以上。」   

  體育和適當活動並不完全一致,在一般非體育課的課程中,任課老師應避免在課堂與課堂間因連課而犧牲休息時間,甚至在課堂中也可以安排孩子起立動一動,增加課程的活動性,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專注與學習力。

 



 
 

 
 

 

 
 
最新消息About 運動紓壓樂動小將養成計畫動一動有好心情憂鬱情緒篩檢簡單做運動分享特區贊助專區回首頁
   
  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 心理衛生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BY CSIDEA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