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瑞典哥德堡大學健康科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18歲時擁有良好的身體健康與日後較低的自殺企圖有關。
研究者運用了一項針對一百一十三萬六千五百二十七位瑞典男性所進行的調查來呈現年輕時從事運動和日後自殺行為風險減低的關係。該研究囊括所有出生在1950到1987年間、完成了強制性測驗的瑞典男性。研究將測驗中的體能測試結果和國家疾病與死亡登記資料進行比較。經過審慎地檢驗大約三十四萬名參與該研究的男性手足,瞭解了遺傳因素和家庭環境如何影響這個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階段的良好身體狀況與日後較低的嚴重憂鬱症罹患率有關,以義務兵役體檢中自行車運動的測驗結果來看,18歲時身體狀況較差的人,自殺風險約高出1.8倍。排除了與自殺或有自殺企圖的嚴重憂鬱症對象,不良的身體健康與自殺行為風險的增加仍有相關。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運動對於身心的幫助可說是無庸置疑,而此篇研究特別的是說明了運動的效益其實不僅是在當下而已,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的更為深遠,像是運動過程中與他人產生的互動,除了幫助宣洩壓力、擴展友誼網路甚至找到自我價值與增加信心,這都是運動帶來的附加價值。此篇研究,我們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營造校園運動環境及氣氛對青少年的重要性,除了軟硬體的改善之外,鼓勵社團活動,以及在體育課外的時間,適時的舉辦競爭性較低、參與層面較廣的體育競賽,都會有助於青少年更樂於運動;另一方面,父母可將運動視為家中生活的一部分,鼓勵孩子養成運動習慣。像自己習慣在傍晚運動,除了太太會一起之外,偶而也會拉著女兒參與,也許孩子一開始會有抗拒,但循序漸進的引導和討論,都能有效鼓勵孩子,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為家庭生活留下一些共同美好的記憶。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認為,青少年時期因荷爾蒙的改變,情緒波動較明顯,一些憂鬱的症狀也容易在此階段被誤判:像是易怒、煩躁、對事物不滿或獨自關在房裡,常被視為叛逆,如果旁人觀察有伴隨著睡眠與體重大幅改變(失眠、嗜睡;暴飲暴食或食慾不振),有學業成績大幅退步甚至拒學現象,則必須正視、積極澄清並找出改善方式。青少年時期也是許多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成人可回顧像是打球、游泳或是戶外運動的習慣,通常多半在青少年時期養成的,所以如果能運用在學校的團體壓力來刺激或鼓勵青少年,養成運動紓壓、情緒控制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心健康均有助益,都是校方與家長需共同努力的。長期的健康習慣培養,也可以避免因季節交替引起的情緒不穩,就像原本期待的中秋烤肉因颱風環流無法達成時,造成太大的沮喪或失落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