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紓壓
 
計步器成為憂鬱症的處方箋之一
 

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戴怡君、謝秉廷)

 
 

  目前憂鬱症的主要治療方式不外乎藥物和心理治療,而日前國外醫療機構開始將走路和運動視為憂鬱症治療的處方之一。這是最新一期大家健康雜誌的「憂鬱症新知」一文中的一項報導。

  在美國將近有1900萬人罹患憂鬱症,其中3/4嚴重病情者都是先求助於基層醫療。平均每個人約要等10年才會被轉介或接觸精神專科治療。研究發現,運動有益身心、能夠促進精神健康。運動所改變的神經傳導介質(在大腦中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與治療憂鬱和焦慮疾患的藥物所產生的相同。除了藥物和心理治療外,運動可做為整合治療計畫中的一項。

  位於美國的健康夥伴醫療集團深信運動能夠幫助憂鬱症患者,因此他們的醫師給予患者的處方中包含了計步器,以此鼓勵患者每週從事3~5天、每天30分鐘或更長一點的適度運動。他們極為重視這項新方案,但提供計步器並不是要取代藥物與治療,而是希望可以成為治療的有效工具之一。它能增進體能、緩和焦慮以及幫助睡眠,希望讓患者在醫師診療室之外也能增進健康。

  台灣健康運動聯盟理事長葉金川表示,無論藥物、心理治療或是其他處方,在治療過程中都有其極限,而運動的效果卻是可預期、可看見的。多數人聽到運動,多半會聯想到減重,其實是大錯特錯,因為透過運動所消耗的熱量,其實是有限的,影響的多半是心肺、代謝及免疫系統的功能,反而大家較忽略的是對心理健康的幫助,把計步器當作處方,很有意思而且是正確的方式,台灣應有更多的醫師共同起而仿效,因為運動對疾病的預防非常值得全面推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紓解壓力是董氏基金會在從事憂鬱症防治十年後,一個積極努力的方向,因為透過運動所產生的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就是我們可以不假外求,可達到對憂鬱症預防效果的最好方式。計步器的應用,其實是透過科學的方式來記錄使用者的運動行為,並敦促使用者藉由逐步達成訂定的目標,具體的增強其運動的意願與養成運動的習慣。

 



 
 

 
 

 

 
 
最新消息About 運動紓壓樂動小將養成計畫動一動有好心情憂鬱情緒篩檢簡單做運動分享特區贊助專區回首頁
   
  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 心理衛生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BY CSIDEA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