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紓壓
 
動起來,健康跟著來
 

文/徐錦興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系副教授

 
 
   「動起來,健康跟著來」的概念已被各國政府認為是最主要的健康促進政策,且當身體出現問題、需接受醫囑時,除了專業醫療處方外,醫藥專業人員通常會建議要「多運動」。這樣的醫囑,以及在公共場合常見的「要活就要動」等標語,都在提醒我們從事健身運動的重要。

   「健走」是公認最容易執行的健身運動項目,也是全世界最多醫師與健身專家建議的運動處方之一。根據統計,在美國有超過 8 千萬以上的民眾以健走做為最主要的運動模式,在日本最活絡的社區運動組織也是健走社團。在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以健走做為主要的運動項目,這一點可從住家附近的學校操場,在傍晚時分的運動人潮觀察得知。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只要行走速度在每小時 6.4 公里以上,健走運動一樣可以改善個體的心肺適能。雖然在同樣的距離下,健走所需的時間會較慢跑長,但從能量消耗的觀點,健走僅較慢跑少消耗 10% 的卡路里,而健走運動的易行性與持續性,卻遠非慢跑能比擬。

   因此,健走特別適合正準備進入運動行列的族群,且不分性別與年齡。基本上,只要能使身體動起來,就可以算是一種身體活動。根據上述的論點,要把「走」這個動作變成運動,決定因素應以「運動強度」和「步行距離」為主,進而形成健走運動。在設計與執行健走運動時,可參考以下的兩種強度,建構屬於自己的健走運動模式。

1.
漫步健走:
漫步健走可視為輕鬆健走的一種模式,這種低強度低衝擊的走路模式,特別適合初次體驗健身運動或運動機能受限(如因代謝症候群所引發的生理機能限制)的民眾採用通常是以較輕鬆的步速前進,速度約在每小時 4.8 公里以下。這個運動強度可以一邊前進一邊用手機聊天、唱歌、或與他人交談,而不覺得太吃力。只要有時間就可以走,達到多動少坐的基本動態生活模式。

2.
適能健走:
適能健走與漫步健走最大的差異在於前進的速度,只要身體健康狀況許可,多數民眾都可以把適能健走做為主要的健身運動。適能健走約以每小時 4.8 到 9.6 公里的速度前進。由於運動強度增加,直接促進心跳率與換氣率,進而有效提升心肺適能。

   期待各位讀者能體認到身體活動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如何把走變成日常運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把它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把「多動一分鐘、多活兩分鐘」變成健康生活的準則,如此不僅能延長壽命,也會讓您看起來更有活力,走起路來更是「虎虎生風」。
 
 
本文摘錄自徐錦興教授《走路有風--透過健走,促進健康》一文
 
 

 

 
 
最新消息About 運動紓壓樂動小將養成計畫動一動有好心情憂鬱情緒篩檢簡單做運動分享特區贊助專區回首頁
   
  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 心理衛生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BY CSIDEA
 
close